应辽宁省兴城市的邀请,新道智库(NTTT,New Tao Think Tank)理事长华平、加拿大施达集团( Star Group)董事长罗军前往“泳装之都”进行考察,兴城市委书记朱德义、副市长徐忠满等接待了新道智库一行(下图)。
兴城市泳装产业的年产值达到150亿元,国内市场份额占40%,国际市场份额占25%以上,远销14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一个人口不到50万的小城,居然把小小泳装卖到了全球。其实,“泳装之城”并不是一天建成的,兴城拥有优质的海滨浴场与地热温泉,20世纪80年代,随着滨海旅游兴起,彩色泳衣跃入大众视野,首批创业者嗅到商机,就这样,兴城泳装从家庭作坊起步,逐步形成了产业雏形。在兴城,不少泳装企业主动把工厂建在城乡接合部,吸引更多农民就业。当地还积极引导泳装企业下乡,在全市237个行政村中,超半数建有泳装加工厂或车间。大部分的泳装企业规模都在50人左右。这种“轻量级”“小而美”的架构是其特色优势,大小订单都能接,充分发挥柔性生产优势。由于兴城泳装企业的规模和产业链优势,完美地契合了电商的属性、小批量、低库存、以销定产的模式,能够让企业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,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。
一个个作坊成长为全球重要生产基地,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出海,这座东北小城的泳装产业全球化2.0蓝图已然展开。2010年前后,兴城市泳装企业启动海外品牌收购战略,开启全球化布局。兴城市泳装企业已并购了7家海外研发企业,80%的本地企业都拥有自主品牌。兴城市泳装产业的智能化转型趋势非常明显。全市33000多台的生产设备中,有30%以上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,规上企业自动裁床,数码印花、自动铺布等设备的使用率,已经达到90%以上。通过引入智能制造技术,建立柔性生产线,满足全球个性化定制需求,抢占功能性泳装技术高地。同时,整合全球设计师资源,实现跨境设计协作与快速打样,缩短国际订单的交付周期。通过大数据分析欧美、东南亚消费偏好,定向孵化细分品牌,推动中小厂商产能共享,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球订单智能分配。兴城市政府和当地行业协会每年还举办国际泳装博览会,通过趋势发布、名品秀场、产业研讨等多元场景,提升产业和城市的国际知名度。